中國基建正迎來 「Deepseek」時刻
2025年7月,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開工,總投資達1.2萬億元,裝機容量預計達7000萬千瓦,是三峽水電站的三倍,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水電站。,對推動「西電東送」、實現碳中和與能源轉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。雅下工程將帶動整個水電產業鏈,包括工程設計、設備製造、施工建設與電力輸送,對建築、機械、材料、電力設備等行業形成實質拉動。其位於地勢險峻的西藏地區,對施工技術與裝備提出更高要求,將進一步推動高端裝備與智能建造技術的應用。
圖一、截至2024年全球水力發電裝置發電容量,中國遙遙領先

資料來源:國際水電協會iha,國泰投信整理,2024/12
萬億級基建啟動,為股市注入信心與動能
如此大規模、長周期的基建項目不僅展現中國政府穩增長決心,也釋放出明確的政策信號:基建仍是拉動內需經濟的重要抓手。對投資人而言,這類項目能夠穩定預期、降低政策不確定性,進而提升對相關產業的投資意願。
同時,水電工程涉及的產業鏈廣泛,包括工程設計、設備製造、施工建設、電力輸送等,將直接帶動建築、機械、電力設備等板塊的業績增長,形成股市中的結構性行情。在資金尋找確定性與成長性的背景下,基建相關概念股有望成為市場資金的集中配置方向,進一步推動中國股市上漲。
圖二、2020/3~2020/7政府推基建 滬深300最高漲幅達62%

資料來源:Bloomberg ,國泰投信整理,2025/07
註:(1)上述指數僅供參考用途,指數之歷史績效不應被視為現在或未來表現及績效的保證,亦不代表基金現在或未來之實際報酬率。(2)本文提及產業及投資標的,僅為說明之用,不代表基金之必然持股或投資標的配置,亦不代表任何金融商品的推介或建議。投資人申購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,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。投資人申購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,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