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去美元化」趨勢展開,資金轉往亞洲,台股有望受惠
今年以來,台幣自32.8升值至29.1(截至2025/06/26),升值幅度已逾11%,統計5月法人資金動向,外資終結連續賣超,5月回補2,199.86億元,據歷史經驗顯示,台幣與台股長期呈現高度連動,尤其在外資匯入、台幣升值階段,往往同步推升股市表現。
圖一、台股與新台幣匯率大多呈現正向連動

資料來源:Bloomberg,國泰投信整理,2025/06
隨著美元持續疲軟,投資人將資金轉向亞洲資產作為對沖手段。根據高盛(Goldman Sachs)最新發布的報告,全球對沖基金上週在亞洲市場的交易量創下近五年來最大增幅,顯示資金明顯回流至亞洲資產,根據亞洲主要股市表現,韓股、台股與日股皆領先於歐美股市。
圖二、川普對等關稅公布以來,主要股市表現

資料來源:Bloomberg(2025/4/9~2025/6/18),國泰投信整理,2025/06
AI需求強勁不墜,台灣企業獲利持續成長
根據Gartner統計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預估約7,330億美元,年成長率達11.8%,而全球AI半導體市場2023年市場規模約537億美元,預估在2028年將成長近4倍,達到1,965億美元。據工研院統計,2024年台灣IC設計業年產值為新台幣1.27兆元,年成長16%。2025年因為通訊電子產品、消費性產品等換機潮帶動,年產值預估可達新台幣1.45兆元,維持高成長率。
AI需求暢旺下,研調機構Canalys估計,首季全球雲端基礎設備服務總支出規模年增21%、達909億美元,其中,來自前三大CSP(雲端服務供應商)Amazon Web Services(AWS)、Microsoft Azure與Google Cloud支出合計,占全球總額的65%。根據專業機構預估,2034年AI基礎建設市場規模將近5,000億美元,顯示AI依然是推動CSP業務創新的戰略性投資。
儘管目前關稅不確定性仍未完全排除,但據Bloomberg預估,台股企業在2025年仍可維持雙位數的每股盈餘成長,且預估本益比已接近近5年平均值,顯示台股長期投資價值浮現。
圖三、台股大盤每股盈餘(元)

資料來源:Bloomberg ,(左) 2025/6/19,F為預估值,國泰投信整理,2025/06
(1)本文提及個股或產業或投資標的,僅為說明之用,不代表基金之必然持股或持債或投資標的配置,亦不代表任何金融商品的推介或建議。投資人申購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,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。(2) 上述各指數皆為價格指數,指數僅供參考用途,指數之歷史績效不應被視為現在或未來表現及績效的保證,亦不代表基金現在或未來之實際報酬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