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假期消費表現亮眼,民眾消費信心回溫
根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資料顯示,今年清明節3天假期中國國內遊客出遊花費金額達539.5億元人民幣,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成長12.7%,而國內旅遊出遊則達1.19億人次,較2019年同期成長11.5%。不論是出遊人次或消費金額皆較疫情前呈現雙位數成長,反映中國已完全擺脫疫情的干擾,內需消費正逐漸轉趨加溫。
過去數年受到疫情封控及房地產市場低迷的影響,導致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明顯受到限制,加上對未來預期偏向悲觀,使消費降級的現象成為常態。隨官方自去年以來陸續推出多項刺激消費的政策,配合寬鬆的貨幣政策,讓中國民間消費動能開始得到改善。未來在官方提振消費的政策方向不變之下,內需市場仍有進一步好轉的空間。
官方與民間製造業 PMI 數據同步改善
隨著春節後快速復工復產、市場活躍度回升,整體製造業開始加速復甦。3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為51.1,高於2月0.2個百分點,已連續五個月位於擴張區間,創2023年3月來新高,而官方製造業PMI為50.8,較前值大幅上升1.7個百分點,且為2023年10月以來首次高於榮枯線。在民間與官方數據同步繳出亮眼成績下,反映過去偏弱的製造業目前已出現較明顯的好轉,可望帶動就業市場復甦。去年中國城鎮失業率平均為5.2%,當中一度不再公布的16到24歲青年失業率,去年12月起改採新的計算方式,剔除6200萬在校生,惟青年失業率依舊達到兩位數。未來可觀察在製造業復甦之下,能否搭配就業市場同步改善,讓經濟復甦的面向變得更加完整。
圖1. 中國清明節假期消費復甦狀況

資料來源:中國文化和旅遊部,國泰投信整理,資料截至2024/4